胃肠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作为一个不吃辣的四川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TUhjnbcbe - 2025/6/24 17:52:00

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谎言和误解。

四川人请广东人吃饭,说:吃嘛,这个一点儿都不辣,儿豁。广东人辣出眼泪了,四川人面不改色,又吃了一口说:是不辣啊。

(外地人吃不得辣,到四川来了建议吃水煮鱼、水煮肉片等清淡嘞。我是骗子。)

轮到广东人请四川人吃饭,好心提醒,说这个是很辣的哟。吃一口,四川人丢过去一个白眼。

也不知道为什么,全国人民都以为:

所有四川人都很能吃辣。

甚至产生了

四川的猫能吃辣吗

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到底对四川人有多大的误解啊!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

小时候爹妈去菜市场买回凉拌的猪头肉,我必须用白开水把辣椒冲洗掉才感吃。久而久之,爹妈也很默契地每次只买卤猪头肉回来,卤的,没什么辣味。

等稍微长大了,看着别人家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吃辣,爹妈心理不平衡,也尝试着鼓励我吃辣椒。

结果当时是吃下去了,

第二天起来保证扁条体发炎

,又红又肿,口水都吞不下。

这个时候,搞笑的是爹妈还使劲骂,喊你不要吃辣椒你还要吃,看哇,发炎了吧,走,打针去。

妈老汉儿都能吃辣,唯独我不能,想吃辣又不敢,那一刻,我甚至产生了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困惑。

上学之后,不吃辣的四川人又多了一重挑战。除了家中的食物,我还得和校门口的小卖部战斗。

各种一毛、两毛、五毛的辣条最畅销最流行,还有炸洋芋,结果我通通吃不得。

其他同学放学后都蜂拥着挤满了小卖部门口,我只能站在最外层张望一下,吞口水的声音是那么清晰。

我自觉地再往前走,去买一个棉花糖。举着一个棉花糖走在路上,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娘炮。

一个兄弟伙趁你不注意塞了一根辣条到你嘴里,顿时辣到跳,大家都哄堂大笑,然后你发誓要给他说八点半。

到了中学,中午吃食堂,

四川人食堂的辣椒真的不要钱,

大把大把,有越放越多的趋势。高一你都是把辣椒一粒一粒挑出来就好了,到了高三,你想直接在菜里挑出两块可以吃的肉和蔬菜这样会更快吧。

大学也惨,根本不知道去哪里读,

“吃”是比“学”更大的问题

。就在四川本地读?辣了十多年,怕了。

去不吃辣的外地读?得了吧。首先你不能参加老乡会,别人都说吃火锅,你没法儿提议吃别的。

其次,你可能遇到很能吃辣的外地人,撸串儿要裹三圈儿干辣椒面,吃辣不输四川人。遇到这更丢脸了,不是么。

四川人约饭聚餐只吃火锅。

不能吃辣,但随时又想吃辣,这种四川人最造孽。有人说得好,

“就像唐僧到了女儿国,只能看不能吃。”

这感受谁人能懂!

朋友一约饭我心里早就打了退堂鼓,实在推不掉了,嘴里骂了千万遍,但还是不得不去,每次锅都还没端上来就要先要碗白开水。

“服务员,来碗白水嘛。不是一杯,是一碗。不是喝,是洗。”

服务员给你一个白眼,再给你一碗开水。毛肚烫好在白水中洗了又洗才能下肚。

每洗一次周围的朋友都在起哄,怂恿不要洗,偶尔尝试着直接吃下去,

结果回去就拉肚子,胃还很痛,一不小心就急性肠胃炎,医院挂点滴。

吃一次拉一次,最先还以为是火锅不卫生,结果别人都活泼乱跳。之后吃辣的冒菜、炒菜、面条,也都继续拉肚子。有时候,吃一点点老干妈那种级别的辣椒都要打标枪。

一顿火锅下来换了四五碗白开水,服务员那个脸色哦,心头一定在想这是外地人吧。

为啥不吃鸳鸯锅?鸳鸯锅卖得更贵啊。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不能吃辣,这感觉和朋友相聚麻将,而我告诉他们我不会麻将一样的。都在high,而只有我坐在卡卡角角头打瞌睡喝清茶,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不好耍。

偶尔家人朋友在饮食上的照顾,煮个丸子汤,炒素菜不放干辣椒,但主流还是嫌弃,或许不吃辣的人就不该出生在四川。

扁的羽毛

有一天,我陪老公去吃火锅,隔壁一桌点了一个纯白锅。我真的是第一次见到真的纯白锅,比想象中还要刺激,就像一锅洗脚水……其实我想说,不吃辣的成都人也是有尊严的,就算一个人去吃,一点辣也不吃,也要点鸳鸯锅,这种洗脚水一样的纯白锅还是点不出口的。

小艾扣

有次去吃三个马的火锅,我们点了鸳鸯锅,结果老板说只有红锅了。我们鼓捣要吃鸳鸯锅,老板就洗涮我们,“啊,你四川人不吃辣啊。”最后老板儿没得办法,还专门开着托托儿车回老店去拉了一口鸳鸯锅过来。

懒癌晚期患者

上学的时候学校旁边卖的凉面炒鸡好吃,我每次都不要辣,并且要求老板加糖,老板也没有加辣,只是用上次拌完凉面的盆又拌了一个不辣的,我都得就着两瓶水才能顺下去???????????

何欢

我以前喜欢吃辣,然而菊花生病了,一吃辣就犯病。以前不知道菊花犯病还会导致别的,直到后来发现每次犯病必然高烧……

杨迅

我童年时代,家里唯一会主动给我买的是麻辣牛肉末,父母怀抱着“每天吃一点辣慢慢也就习惯了”的痴心妄想……自然,是失败了。

南南夏奈

作为一个四川人,不能吃辣不能吃醋,每次去吃酸辣粉必须说不要辣椒不要醋的时候,老板都是懵逼脸。

哺乳纲灵长目人科

又有朋友问我,你们广东人吃福建人,吃广西人,为什么不吃四川人。我说,我们不吃辣。

飞天红猪侠

家有二货媳妇一枚,上次我做菜放了一个青椒,其实一点都不辣。吃饭的时候她就一直在说好辣好辣,哥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嘲讽她:你说你一个四川人还不吃辣???结果这货头都没抬说了一句:那你们山东人都会开挖掘机?我,我竟无言以对!!!

不吃辣的四川人,仿佛就是个异端。应该被火烧死。

其实你们这些吃辣的人才是该被烧死。因为辣,本来就是一种灼烧。

人舌头感觉到辣的原理复杂,但知乎上有人写得生动:

你能感觉到辣就是因为某种叫辣椒素的东西,像针一样扎在你的味蕾上,然后让你的大脑分泌出来各种化学物质,让你感受到一阵阵灼烧般的痛感,继而大脑指挥身体产生一系列应激性反应,比如出汗脸红涕泗横流等等。

对不吃辣的四川人,所有的误解都可以浓缩成“不能吃辣椒,你还是不是四川人哦!”

有时候连外地朋友都要惊呼,你不吃辣椒,不可能,你们川菜那么辣的。

真的,这是天大的误解。四川morethanpandas,andmorethan辣。

川人嗜辣不过是三四百年的事情。

四川盛产甘蔗,唐宋以前,川人重蜜食甜。直到元明、明清之间的战争后,种植甘蔗的人口减少,甜作为主要调料的川菜才衰落。

清朝中期,重盐逐渐成为川菜的重要特征,四川盐多,最出名的是自贡井盐。

差不多也是明清之际,辣椒传入中国了,历史记载西南地区的辣椒,最先是传入贵州,再传入四川。

两者都是重口味,缺乏食盐的时候,机智的人们就用辣椒来替代,满足重口味的需求。乾隆年间的《广西通志》就有记载,“每食烂饭,辣椒代盐”。

也由于历史政策原因,四川人能够吃到的盐越来越少,而人越来越多,于是更多习惯了重口味的四川人用辣椒来代替食盐,形成了现在的川菜格局。

也有清淡的川菜流传下来了,成为了现在的稀罕物。

蔡澜最为推崇的

开水白菜

就是一道以清淡著称的经典川菜。他讲“开水白菜的清汤代表着川菜的最高境界”。

老母鸡、干贝、排骨、火腿蹄子,分别反复炖煮过滤,最后只留最清澈的高汤来煮白菜心。

除了开水白菜,还有一道叫

鸡豆花儿

的川菜也是清淡至极,现在老成都都不一定听过。

鸡肉去掉筋膜,剁成茸,与蛋清、清水、湿淀粉、盐和味精等一起调成稀浆后才放入烧开的清汤之间,推动几下,鸡茸一点点凝聚,最后形成豆花的样子。

这就是食鸡不见鸡。

无论是调制鸡茸的配料比例还是制作时候火候的掌握,难度都相当大,很考手艺。

另一道川菜

雪花鸡淖

也差不多是鸡豆花那种做法,火候的不同使得鸡淖更加洁白蓬松。

对于不吃辣椒的四川人来说,只要这些清淡川菜的大名还在,就是心理上巨大的安慰。

只是可惜,这类川菜越来越少见,快成了传说。费时费工夫,现在少有人做,能吃到成本也极高。

高级清淡的吃不到,清汤寡水的吃不下,麻辣鲜香的吃不得。用妈老汉儿的话说就是,你怎么那么挑嘴喃,怎么那么难将就喃。

问我,我也不晓得啊。

参考:

梁平汉:“要素禀赋变化与关键性技术创新:现代川菜味型何以形成”,《产业经济评论》,第4期,年。

梁平汉:“中国烹饪创新背后的经济动力:以川菜发展历程为例”,《经济资料译丛》,第3期,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一个不吃辣的四川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