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识菌这10条警示请收好 [复制链接]

1#
雨季来临,又到一年一度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近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云南省视食品安全协会整理出了10条安全警示,便于广大群众理解与记忆,实现科学识菌,避免误食*菌事件的发生。云南是野生菌的天堂。迄今,云南记载可食的野生菌在种以上,市场销售可食用的野生菌有余种,*菌约余种,易混淆常误食而引起中*种类约20余种。警示1:菌盖有鳞片,菌柄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或环形棱纹菌托)(即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白色鹅膏菌类是剧*的*菌,引起肝脏损等多种脏器坏死,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这是引起中*死亡的最常见、*性最强的*菌类群。△白色鹅膏菌类

警示2:形态上极易与可食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相混淆的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误食后引起横纹肌溶解,造成心脏骤停的剧*性*菌,死亡率极高。区别特征为亚稀褶红菇菌肉、菌褶均为白色至灰白色,受伤后变红,而不再变黑。火炭菌则是先变红,后变黑,形态似火炭焦黑。凡遇“火炭菌”类的要特别小心辨别,安全起见,建议不采、不食。

警示3:形态似黑木耳类的野生菌,辨别可置于弱碱性水(自来水中加一点点食用碱面)或热水(≥60℃)中,浸泡约1分钟,若有大量褐色至黑色色素析出,水变为深褐黑色,即可判断这是一种极易与黑木耳混淆的*菌——叶状耳盘菌。误食此菌引起皮肤及黏膜类组织发生光过敏类的反应,灼伤针刺样疼痛,严重者因咽喉水肿窒息而亡。

警示4:凡蜡质、易碎、伤后或触摸变黑的野生菌,属于蜡伞或湿伞类的*菌,误食容易引起肠胃系统疾病,呕吐腹痛等肠胃炎症状;建议不采、不食此类野生菌。△湿伞类*菌警示5:菌褶有浅绿色至青色色泽的为*菌—大青褶伞,误食此*菌常引起严重肠胃系统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大青褶伞

警示6:菌褶幼嫩时白色至乳白色,成熟时深茶褐色至黑色,最后液化成液体流出,常见的如毛头*伞(鸡腿蘑)、晶粒*伞等属于*伞类*菌。此类菌幼嫩时可食,成熟或接近成熟菌褶变黑色后,误食后容易引起肠胃系统疾病,腹痛呕吐等胃肠炎症状,损害健康。

△毛头*伞

警示7:菌盖斗笠形,表面具有辐射状纤维条纹,菌褶茶褐色或粉色的野生菌属于丝盖伞类或粉褶菌类*菌,易与丝灰口蘑(俗称灰灰菌)和幼小灰鸡枞菌相混淆,误食后发生神经型、胃肠炎型等中*症状,危害健康。

△粉鸡枞:粉褶菌类*菌

警示8:鼻闻有刺鼻异味的、恶臭的、鱼腥味、辛辣等不悦气味的;或咀嚼有苦味的、辛酸或辣味的、肥皂味、柴油及油漆味等令人作呕口感的,多为*菌,误食引起肠胃、神经系统或肾、肝脏器官损害至衰竭。凡此类野生菌,建议一律不采、不购、不食。

警示9:购置野生食用菌一定要在正规的、固定的市场选购,切勿选购多种混杂野生菌;不采、不食、不认识的或从没有吃过的野生菌。警示10:见手青类的牛肝菌务必烧熟、炒透、煮熟才可食用;吃剩余的牛肝菌菜肴再次食用前务必再次加热高温烧熟,才可食用,否则容易发生神经系统的中*症状。若一旦误食了*菌后,医院及时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常规轻度中*处理方法常规轻度中*处理方法治疗误食*菌中*时应首先帮助病人排除体内*物,防止*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催吐可使用物理催吐或药物催吐,让病人服用大量温盐水,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或者用硫酸铜,吐根糖浆,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催吐。不可以呕吐的,洗胃越早越好,一般在摄入*物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同时为清除肠道停留的*物,可用10%硫酸镁口服,进行导泻,但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心脏抑制的中*患者或肾功能不良者以硫酸钠导泻。还可以使用甘露醇或山露醇作为导泻剂,特别是灌入活性碳后,更能增加未吸收*物的排出效果。早期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素从尿中大量排出。这些是常规轻度中*处理方法,严重者要根据*素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救治。

切勿尝试听来的所谓的“民间偏方”“民间经验”去分辨*菌,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

要避免误食*菌中*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不采摘、购买、烹饪不熟悉的野生菌。

文章来源:昆明五华发布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