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症 https://m.39.net/pf/a_4711160.html一、概述
“肠癖”(溃疡性结肠炎)一名源于《黄帝内经》,另称为“滞下”,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结肠和直肠而引起大便异常的一类常见脾胃病。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黏膜下层,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等,经典的肠癖证属是对脾与胃、肺与大肠夷里传变的一米洲、痢证候或病证的概括,句括泄泻、痢疾两种疾病。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便下稀水的疾病;痢疾是指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便下脓血的病证,两者都是大便失常的胃肠疾病。现代医学诊断的感染性、非感染性、慢性非特异性结直肠炎症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参照本章进行辨证论治。
本章着重介绍溃疡性结肠炎。该病致病因素涉及环境、感染、免疫、遗传等诸多方面,其中有的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各个年龄、性别均有发病,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平均来说,溃疡型结肠炎好发于35岁左右。发达国家及城市多于农村。
二、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肠癖证分为飧泄、赤痢、白痢及赤白痢,“肠癖者:阴邪在里在下,大小肠有辟积而生诸证,故膜满、飧泄,久为肠癖”。《伤寒论》中把肠癖证作为“下痢”论述,分为虚寒痢、湿热痢、休息痢。《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人五藏。人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人五藏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素问·五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的病机,主要表现为传化失常,通降失调。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认为其病因与外感风寒湿热有关,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与饮食不慎有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因而饱食,静脉横解,
肠癖为痔”;与脾胃损伤有关,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脾病者飧泄食不化”;与肠道气机不利有关,如《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等”。历代医家对肠癖证多有论述和研究,发展至隋朝最为完善,融会贯通了肠癖证属的病因与病机、病能与病形的辨证学说。其病因概括为外感六圣,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先天不足等。上述病因而致湿热、积滞等邪气客于肠道那气与肠道气血相搏,导致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凝滞后脂膜血络损伤,血败肉腐瘀滞成脓,内溃成疡,腐败化为黏液血便而下,而成此病。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坎见腹痛,里急后重。病程日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损耗正气,导致多脏器受损多以肝、脾、肺、肾损害为本,湿、热、瘀、积为标,成虚实夹杂之证。
(一)实证
(1)主症:腹痛拒按,痛有定处,下利脓血、血色紫黯或黑便,泻下不爽,里急后重,食少纳呆,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兼见:腹部有痞块,胸胁胀痛,肌肤甲错,自觉身热,肛门灼热,下腹坠痛不适,口干苦或口臭,小便短赤,乏力。
(二)虚证
(1)主症:五更泄泻,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便意频频,排出不畅,便中夹有黏液或少量脓血,饮食量少腹胀,腹痛喜温按,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2)兼见: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面色不华,心烦易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肠鸣体倦,少气懒言。
三、辨病日
(一)症状
(1)临床表现:多数起病缓慢,少数急性发病。病程呈慢性经过,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常呈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临床表现与病程长短、病变范围、病期早晚及有无并发症有关。1消化系统症状: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黏液血便、腹痛、腹胀,较严重的病例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全身表现:急性期或发作期伴有低或中度热,重症可有高热、心率加速等毒性症状;病程进展或恶化可出现消瘦、贫血,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及营养障碍,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见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结节性红斑、口腔黏膜溃疡、硬化性胆管炎、血管炎等。
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