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叶
来源产地
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嫩枝叶。
新鲜枝叶深绿色,干后成黑色。
枝扁圆形,表面有棱及沟,并有白色细小的皮孔,质硬而脆,断面灰棕色,中有髓腔。叶表面黑色有光,背面灰黑带红。质脆易碎。
生于灌木林中。分布我国南部及云南、贵州、浙江、福建。产广西、广东等地。
别名田中逵、四眼叶、夜兰茶、铁甲将*、老鸦写字、庙公仔、鸡肾叶、锅盖仔、乌漆臼、青漆、山村兰、山桂花、漆生草、猴写字、野甜菜。
黑面神灌木,全株无毛,高1-3m。树皮灰棕色,枝上部常呈压扁状,紫红色,多叉状弯曲,表面有细小皮孔,小枝发绿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4mm;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mm;叶片革质,菱状卵形、卵形或阔卵形,长3-7cm,宽1.8-3.5cm,两端钝或急尖,下面粉绿色,具细点,每边具3-5条侧脉。花小,单性,雌雄同株,单生或2-4朵成簇;雌花位于小枝上部,而雄花位于小枝下部各叶腋内,或雌花及雄花生于同一叶腋内,或分别生于不同小枝上;雌花花梗长2-3mm;花萼陀螺状或半圆状,长约2mm,6细齿裂;雄蕊3,紧包于花萼内,花丝合生成柱状,花药2室,纵裂,贴生于花丝柱上,无退化雌蕊;雄花花梗长2-3mm;花萼钟状,6浅裂,直径约4mm,裂片近相等,顶端近截平,中间具小突尖,果时增大约1倍,上部辐射张开呈盘状;子房卵圆形,花柱3枚,外弯,先端2裂。蒴果球形,直径约6-7mm。花期4-9月,果期5-12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微苦,凉。有小*。清热解*,散瘀,止痛,止痒。根: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叶:外用治烧烫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阴道炎。
《中药大辞典》
味苦涩微甘,性寒。清湿热,化瘀滞。治腹痛吐泻,疔*,疮疖,湿疹,皮炎,漆疮,鹤膝风,跌打肿痛。
《中华本草》
味微苦;性凉有*。清热祛湿;活血解*。主腹痛吐泻;湿疹;缠腰火丹;皮炎;漆疮;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阴痒
大肠;肝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叶外用适量,鲜枝叶煎水洗,或捣烂取汁搽。
孕妇忌服。
①治疔疮:
黑面叶捣烂敷患处。
②治乳管不通而乳少:
黑面叶捣烂,和酒槽、蜜糖服之。
③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黑面叶枝叶煎水洗或鲜叶捣汁涂。
④治烂疮:
青凡木叶一两,半边莲五钱,黑墨草二钱。捣烂敷。
⑤治疮疖,蜘蛛咬伤,刀伤出血:
青凡木叶捣烂敷。
太极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