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医生个人信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809891196261530&wfr=spider&for=pc小的时候,长辈总是告诫不要挑食,其中的道理会影响人一辈子。我们还很小的时候,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还没固定,人体的菌群就有了很多可能性,有了可塑性。四川人的肠道慢慢适应了麻辣饮食,无辣不欢;沿海居民适应了海鲜;而美国人适应了牛奶;有的地方的人特别爱吃臭豆腐……但这些饮食在另一些人那里,确是一次小灾难;一些人吃辣的就得肠炎,一些人喝牛奶就拉肚子,一些人吃海鲜就过敏。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你的肠胃能适应什么样的饮食。啊!不,是你吃进了什么样的饮食,让肠道产生了什么样的菌群,这些菌群慢慢来适应这样的饮食。所以,小时候,老人们总告诫我们,不要挑食。肠道菌群都是吃进来的,吃什么就形成什么。你挑食了,肠道的菌群你结构就单一,多样性就不足,出门在外应付别处的饮食就吃力,就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如果不挑食,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就完整,于是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都吃得,什么都能消化。一个人到了异地,一开始饮食不习惯,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症状,但是过段时间也能适应,在外地待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地,又能适应回来,这就是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不经常出远门的人;体质本身较差,容易感冒、发烧、腹泻、失眠的人;本身患有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差的人,这三类人最容易产生水土不服。就是因为他们要么肠道菌群太单一,要么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很难适应突然的饮食改变。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接触一些新的食物或是新奇的烹饪方式,若此时肠道中分泌的一些免疫物质不充足,机体就会表现出对某些食物不耐受,引发肠胃不适。经常差旅异地的人,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吃进了各种各样的菌群,已经什么都能适应了。四川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辣椒用的细菌;日本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海苔用的细菌。在特定的人群和地域上的一些人群,都拥有着某种食物专属的消化菌:比如四川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辣椒用的细菌;日本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海苔用的细菌。而这些专属细菌在一个长期不食用辣椒、海苔的人的肠道中会慢慢衰退,因此,没有这些专属细菌保护的人群,一旦食用以上食物就很容易引发腹泻或便秘等肠道疾病。肠道菌群有一个智能的团队——它们会根据一个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需求来做调整,有需求会缓慢建立适应的菌群,而没有需求的菌群会慢慢衰退。有的人说,如果一个人在外多年突然怀念小时候的味道,那证明他已经老了,因为他的肠道菌群已经发生了退化,而从小顽强定植下来的那些菌群还在忠诚于他。应付水土不服,有人觉得补充益生菌有效,有人分享的经验是随身携带一包家乡的土壤,泡点水喝。差旅、移居等原因,到了一个新环境时,无论是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原有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亟需建立新的稳态。要先给机体一个缓冲,不要猛吃当地饮食。很多人分享的经验是补充一些益生菌,让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多起来,能应付复杂饮食。还有人分享的经验是随身携带一包家乡的土壤,泡点水喝,喝完后水土不服的状况就会缓解很多,据说这是因为这包土中含有大量熟悉的家乡细菌的缘故,有了这些细菌缓解,会好一些,这就是真正的“吃土”。但这终究只是道听途说,一些专家说没有根据,不知道这个有没有专门的人研究。本文部分资料及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