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麻峪口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夫妻村医高永春和薛海琴克服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牢牢坚守
夫妻双双当村医
房子开着“天窗”,遇到雨天就各种漏;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全靠担;没有任何高科技设备,只有听诊器等基本工具……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对80后乡村夫妻医生在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麻峪口村卫生室一干就是14年。他们就是36岁的高永春和35岁的薛海琴。
高永春出生在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乡顾家湾村。从小的生活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乡村群众看病就医的不便。所以在读医科学校时,他便有了毕业后到基层乡村服务的想法。年,他从原大同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当时,云州区卫计局引进人才充实基层医疗队伍,高永春被录用了,安排在吉家庄乡麻峪口村。高永春的新婚妻子薛海琴也是医务工作者,麻峪口村负责人就高兴地邀请夫妻俩一同进村当起了村医。
高永春夫妻俩都是在农村里长大,对当村医可能面对的简陋环境和条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他们到了麻峪口村,还是被当时恶劣的条件震住了。他们住的屋子天花板是漏的,开着“天窗”。没有自来水,用水全得靠担。高永春心里直庆幸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还会担水,如果城市孩子来了,怕是当时就让吓跑了。
麻峪口村是一个距离县城一百多里地的偏僻小山村,乡亲们多数还不富裕,加之交通又不方便,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得不到很好的医治,经常一拖再拖,痛苦不堪,看病难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看到这种情况,高永春感到一阵阵心酸,“那时,我就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让乡亲们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这也是一项天大的职责。”于是,高永春和妻子薛海琴决定留下来。他俩没有想到,这一留就是14年。
工作常态“白加黑”
有需要就工作,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也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白加黑”对于高永春夫妻而言就是工作常态。
麻峪口村目前常住人口余人,其中八成以上都是老年人。老人们常有个头疼脑热,他们夫妻俩随叫随到。村里老人一般都起得很早,所以他们一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晚上11点还在工作是常态,凌晨1、2点被叫醒出诊也是常事。高永春笑着说:“自从在麻峪口村做了村医,就没有星期几的概念了。只知道天亮了,该干活了。”
高永春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开门后,只见一位中年村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高大夫,快到我家给我妈看看吧,她肚子疼得厉害。”高永春二话没说,背起出诊包跟他去了。进门后,高永春详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根据按压腹部的体征,他初步诊断老人是急性胃肠炎,患者因为呕吐和腹泻,神志较模糊,有明显脱水迹象。给老人输完液后,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看见患者病情好转,高永春才离去。次日,那位敲门找高永春为他母亲看病的村民专门跑到村卫生室,紧紧握住他的手表达着谢意。
还有一次,一位乡亲跑进村卫生室,说他母亲忽然晕倒了。高永春赶紧带上急救药品赶过去,患者已经不省人事。仔细询问家属,才知道患者有冠心病,测量血压很低,脉搏也很弱。高永春赶紧嘱咐家属拨打,同时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措施。经过10多分钟抢救,患者终于有了微弱呼吸,为救护车的转运和急救争取了时间。后来患者康复出院。
在高永春的记忆里,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14年间,夫妻俩共接诊病人3万余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他从没有收过一分钱诊费,给村民减免诊费数万元。高永春跑遍了麻峪口村的每一条小路,深知每一位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他心里一清二楚。
不仅如此,“有事找小高”还是村里老人们的共识,家长里短的小事,老人们也都会找他寻求帮助。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上学或打工,高永春夫妻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人。高永春因此也练就了一身“本领”,基本上生活中常见的水电维修之类的问题都能解决。
怀揣希望走下去
就这样一天天忙碌,高永春和妻子薛海琴一干就是14年。由于工作繁忙,高永春夫妻很少能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他们的两个孩子,大女儿11岁,小儿子8岁。由于工作繁忙,夫妻俩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两个孩子小的时候由爷爷奶奶帮忙带,上学之后,从一年级开始住校。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一个人生活,夫妻俩也很心疼。值得欣慰的是,俩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好。
对父母和孩子,高永春充满愧疚。夫妻两人的收入,现在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都很吃力,更别提有额外的钱去孝敬父母。他们的同学,许多人发展得很好,说起夫妻俩的举动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说他们傻。高永春说,自己也曾经动摇过,但如果真的离开,内心深处又充满了不舍。
14年的相处,他们和村民们有了很深的感情。村民们很朴实,为了感谢他们,常常把自家种的新鲜果蔬给送来。他们有事需要帮忙,几乎是全村总动员。在夫妻俩看来,他们早已和村民成了一家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高永春的工作更加繁忙。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他认真对每个人进行随访,根据个体情况差异,制定了不同健康教育方案,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当问到面对艰苦条件,是否会继续坚持下去,高永春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告诉记者,资源技术下沉、待遇补助提高,国家的*策让他们夫妻俩看到了希望。“既来之,则安之。我和妻子既然选择了村医的工作,就会继续好好干下去。”
本报记者秦洋本报通讯员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