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肠癌患者而言,“一线、二线、三线”等词汇一定不陌生,这是医生介绍治疗方案的时候经常提及的。但多数患者都不明所以,对于肠癌而言,所谓的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究竟是什么呢?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是针对进展期肿瘤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而言的,一线指的是首次治疗所采取的干预措施,二线指的是首次治疗失败,或由于化疗药物的耐药导致治疗无效,考虑的治疗方案,二线治疗失败,再接续就是三线治疗。通常情况下,二、三线治疗的效果不如一线治疗。这就好比行*打仗,首次和敌*交锋派出的都是精锐士兵,士气最高,战斗力最强,获胜的希望也是最大的;一旦这些精锐士兵败下阵来,那么接替他们冲锋的士兵,面对的敌人气势汹汹,获胜的希望进一步降低。但对于有些患者,如果二线、三线治疗的药物正好和他/她非常契合,也有可能取得比前线治疗更好的效果。近两年,随着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与基因分型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效果好、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结直肠癌患者的整体预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么,医生如何给肠癌患者确定用药方案呢?结直肠癌确诊后,医生会建议每位患有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患者预后和治疗相关的信息,常见需要进行检测的有:KRAS、NRAS、BRAF、MSI、HER2、NTRK等等。与基因相关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包括:RAS(KRAS-/NRAS-)——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BRAF(+)——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维莫非尼HER2(+)——曲妥珠单抗等NTRK(+)——拉罗替尼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包括:VEGF:贝伐珠单抗、阿柏西普VEGFR:雷莫芦单抗、瑞戈非尼、呋喹替尼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TAS-▼这么多种类的药物,到底该如何选择,如何搭配联合使用效果最好呢?一线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通常选择多药联合,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搭配,一般常用治疗方案的有:·FOLFIRIN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在用药前,医生一定会看一下基因检测结果!如果基因检测报告显示:没有RAS或者BRAF基因突变的话,则推荐选用化疗联合抗EGFR靶向药治疗。一般建议抗EGFR靶向药一定要在一线使用,因为后线使用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上述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则调整方案为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常用的是贝伐珠单抗!若患者不适合用抗EGFR靶向药,那就直接使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以上方案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则换另一个化疗方案,同时换另一个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二线治疗在肠癌的二线治疗中,化疗方案选择取决于一线治疗方案,奥沙利铂为基础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互为一、二线,即如果一线治疗为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则二线可选择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反之亦然!当然,也可以在更换化疗方案的同时更换靶向药,如阿柏西普或雷莫芦单抗!有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在肠癌的跨线治疗中也可使病人生存获益。若一线治疗中使用贝伐珠单抗出现疾病进展,二线继续使用贝伐珠单抗的同时更换化疗方案,病人仍能获益。三线及后线治疗三线治疗中可选择的药物种类非常有限,多是口服类型的药物,目前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呋喹替尼、瑞戈非尼、TAS-。免疫治疗最新发布的版结直肠癌治疗指南更新的一个重点就是将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患者的患者单列出来,并把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作为I级推荐。由于该类人群接受传统化疗+靶向治疗效果欠佳,因此MSI-H/dMMR患者治疗不同于其他患者,可以更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除了单药免疫治疗外,也可以考虑结合不同的免疫疗法,例如使用Nivolumab(纳武单抗)和Ipilimumab(伊匹木单抗)联合,缩小肿瘤的机会是55%。单用派姆单抗、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均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身体比较虚弱,无法承担化疗副作用的患者,用药方案该怎么选择?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可以考虑选择副作用小的化疗药联合靶向治疗,如伊立替康+贝伐单抗(或者西妥昔单抗)以及口服的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等;对于符合免疫治疗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免疫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参考文献:《NCCN结肠癌指南v2.》《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
作者介绍
▼推荐阅读▼
胃肠肿瘤MDT病例分享
-05-11
少壮不减肥,老大徒伤悲——肥胖会致癌吗?
-05-06
“拍片”检查B超、CT、磁共振、PET-CT哪家强?
-04-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