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00后都开始脱发了,
90后的胃已经垮了。
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精神压力的双重重压,
胃病越来越年轻化。
谁的胃要是没点毛病,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经受过洗礼的小可怜。
胃病最常见的莫过于慢性胃炎了,
我们到底应该拿它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慢性胃炎的定义。慢性胃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大家注意了,这里有个关键词“胃黏膜”。这可不是一般的膜,它非常强大,处于胃壁的最内层,可以说是保护胃壁的城墙。
胃肠黏膜被称为“确保胃肠功能正常运转的永动机”,胃黏膜源源不断地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与胃黏液等关键物质,发挥消化、杀菌、自我保护等重要功能。
虽然胃酸有强大的消化能力,但是它本质上是pH值为0.9-1.5的“强腐蚀性浓盐酸”,对于胃而言又是一种攻击因子。其他还有幽门螺杆菌、部分药物、胆汁、酒精等,都是攻击因子。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胃黏膜有三层结构——上皮层、固有层及黏膜肌层,层层保护着胃壁,抵御这些攻击因子的袭击。如果攻击因子太强大,加上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下降,黏膜就会被破坏。城墙破了,攻击因子趁机而入,侵袭胃壁组织,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慢性胃炎。
哪些原因可导致慢性胃炎1?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量研究证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50%以上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根除Hp后胃黏膜炎症消退。
2.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吃过冷、过热、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及浓茶、饮酒、咖啡、吸烟等,会反复损伤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
3.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芬必得、必理通等)可明显引起胃黏膜损害。
4.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十二指肠液,存在于肠道,如果胃的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就会反流到胃里,损伤胃黏膜。
5.精神因素及其他: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状态,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还有年龄、环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关。
警惕慢性胃炎用药误区。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吃药的时候好点,不吃药又发作,反反复复,总是好不了。慢性胃炎是真的这么“难搞”吗?可能是你犯了“天下慢性胃炎患者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症状缓解立刻停药。
以胃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首选药物是胃黏膜保护剂(比如铝碳酸镁,瑞把派特等)。胃痛伴有反酸、烧心的慢性胃炎患者,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的基础上,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2。
一些患者用了胃黏膜保护剂以后发现症状很快缓解,于是没吃几天就自行停药。这样的做法万万不可取。
胃黏膜保护剂通过中和过多胃酸,胆汁,减少刺激;在黏膜表面形成机械性保护,阻隔攻击因子;促进黏膜愈合,这3个方面修复胃黏膜。但是症状缓解并不意味着疾病治愈,恢复的黏膜上皮较脆弱,抵御能力较差,需要胃黏膜保护剂的持续作用。如果中途中止治疗,胃黏膜损伤持续存在,胃炎容易复发,甚至加重进展为萎缩性胃炎。
大家记住了,受损的胃黏膜恢复需要4周以上的时间。因此,慢性胃炎患者通常需要使用4周胃黏膜保护剂2治疗,黏膜愈合率可达到80%-%。专家温馨提示,受损黏膜恢复需要时间,要坚持足疗程治疗哦!
参考文献
1.唐晓群.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与药理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09:-.
2.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科普白皮书.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