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于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早期大肠癌通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手段入侵性较强,而且引起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高。日前,医院成功通过新开发的内镜手术机器人平台系统,使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完成大肠癌切除手术,属全球首例。该技术比腹腔镜更微创,可将整块附于粘膜的病变组织,连同周边边缘一并切除,以减低复发机会,彻底治疗癌症。
什么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此前,香港于年成功运用第一代内镜手术机器人原型,为早期胃道癌患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研究人员于近期开发了名为“EndoMasterEASE”的新系统,它是一个灵活的手术平台,包括内镜系统,并配有两只装上微型抓手及微型切割刀的伸缩机械臂,该系统能为黏膜下剥离术提供最佳视野。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创伤小,甚至比腹腔镜更微创,可将整块附着于粘膜的病变组织连同周边边缘一并切除,大大降低肿瘤复发几率,同时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癌的优势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适应症
1、胃肠道早期肿瘤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适应证为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无论病灶位置及大小,均能应用ESD切除。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L)是指一大类消化道上皮以下组织起源的实体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类癌、异位胰腺、囊肿、静脉瘤等,对于直径2cm的粘膜下隆起需ESD治疗。
3.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
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全球首例利用ESD根治大肠癌病例
现年65岁的C女士在今年6月发现大肠内有肿瘤,虽然及早发现,但肿瘤位于直肠,若肿瘤生长得太深入,或需要整个直肠切除,未来将影响如厕的情况。
后来C女士在香港接受试验性治疗,医生在内镜手术机器人平台上成功利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将肿瘤切除。C女士表示,自己手术完成当日已可进食稀粥,亦没有感受到痛楚,翌日即可出院。她又形容身体回复过程较快,还能在家做运动。
港安健康温馨提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最大的优点就是以最小的损伤完整切除病灶,以达到降低复发和根治肿瘤的目的。虽然目前这种手术在香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疗法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并造福更多患者。想要了解大肠癌最新治疗方法,具体可咨询港安健康。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