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年美国新发结肠癌病例,例,结肠癌死亡人数超过50,例。某些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会增加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以下内容将告诉您容易患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最新数据显示,肠癌是我国大城市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年轻的白领还是5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成为高发人群,而且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为什么会得肠癌?
大肠癌是“无症状”,早期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国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年。
1.饮食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会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让自己的身体长期暴露在高能量、高脂肪的情况下,不生病才怪,如果长期摄入太多的蛋白质,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叫做甲基胆蒽的致癌物,如果这种致癌物在体内堆积,很容易诱发肠癌的发生。另外,久置的、辣的、生冷的食物等都可能刺激肠粘膜,要少吃。
2.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久坐不动、抽烟、喝酒等行为都可能增加肠癌风险。久坐会使肠道蠕动减弱,代谢产物中的有害成分易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易患痔疮、便秘,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酒精和烟对任何一种肿瘤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为了自身健康还是戒烟戒酒的好。
3.抗生素的滥用: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发展壮大。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调查发现,在住院的感染病患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11.7%)比普通感染的病死率(5.4%)高出一倍多。据统计,在抗生素的使用人群中约1/3的人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癌患病风险。
4.慢性大肠炎症:癌症的产生与炎症因子的长期刺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肠道的慢性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十分的常见,慢性大肠癌炎症就是导致大肠癌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是常人的30倍。
5.结肠息肉:有数据显示,90%左右的肠癌都来自于肠息肉病变。大肠息肉可分五类,也就是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
6.遗传因素: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属,大约20%至25%的结肠直肠癌发生在有该病史的人群中。如果家庭成员在60岁之前被诊断出风险,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甚至有研究显示:具有肠癌遗传因素的家庭,患有肠癌的概率几乎达到%。
肠癌的四大预警信号
我国80%以上的结直肠癌一经发现便是中晚期,治愈率非常低,而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将高达95%以上!那肠癌早期有哪些预警呢?
1.便血或血性粘液便:肿块表面的糜烂会导致出血。如果粪便中出现带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粘液便,并且是持续出现,逐渐增多,一定要警惕肠癌,及时进行检查。
2.排便习惯: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有可能经常便秘,也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的情况。
看腹部是否有不适: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可能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多见于中晚期病人,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3.看体型、体质: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胃口下降、体重减轻,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排除了血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虚弱症状时也要警惕肠癌。
4.观察放屁: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都可能是肠道出现问题。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会引起放屁频频。而屁臭,可能预示着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出现此类情况也要尽早检查。
用好肠癌“狙击手”
肠癌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很关键;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更要用好肠道“狙击手”,将癌症因子扼杀在“摇篮”。
1.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一般是指人体内不易被消化酶消化的多糖类食物成分,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这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素,却能喂养肠道有益菌,养护肠道健康。
补充膳食纤维的方法很简单,多吃蔬菜水果,菠菜、油菜、苹果、梨等蔬菜水果都是含有膳食纤维的。
2.补充益生菌:益生菌能抵御各种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因菌群失调造成的各种疾病。它能加强肠道粘膜屏障,维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抑制部分肠道疾病,可以使人体的肠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年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