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受污染的不洁食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寄生虫感染等。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常由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且患儿症状一般更为严重。
因此对于急性胃炎患者宜根据具体病情,短期禁食,注意多饮些糖盐水,以避免发生脱水现象。病情重者,可卧床休息,避免对胃有刺激性的生冷、辛辣、粗糙的饮食,如咖啡、芥末、葱、姜、蒜、胡椒、陈醋之类。应戒烟禁酒。
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严重呕吐腹泻,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和钠盐。若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腹痛剧烈时,应禁食水,禁用生冷、刺激食品,如辣椒、醋、花椒、葱姜蒜等,也不要用兴奋性食品如浓茶、咖啡、可可等,烹调时,以清淡为主,少用油脂或其它调料。
日常护理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餐具和未消*餐具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饮食不加以限制,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等都可以食用。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期,在急性胃肠炎治愈后,应该额外补充疾病所致的营养损失,如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每日加餐1次,持续2周。
病情较轻者可采用低渣半流质饮食,食物要求细软、易消化,如白米粥、蛋羹、鸡汤挂面、西红柿炒鸡蛋等,不含韭菜、芹菜、莲藕等粗纤维蔬菜。
特殊注意事项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胃肠负担。
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餐定时,避免过饥或过饱。
注意防寒
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吃生的食物,不饮生水,不吃放置时间过久或变质过期的食品。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餐具和未消*餐具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夏秋季节为本病的高发期,尽量不到人群聚集场所。
婴幼儿患者应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的定期消*。
煮熟的食物趁热吃,隔夜食物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