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很多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又到了“伤不起”的时节,医院的胃肠科又排起了长队,大多都是老胃病患者,一到了天冷就犯病。
胃病患者怕冬天,主要是因为天气寒冷、干燥,胃部不适的症状发生率就随之增加。另外,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常常习惯性地摄入更多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冬季养胃是尤其重要。
脾胃虚、最怕凉
冬季养胃正当时
中医认为,胃肠功能不好,多因脾胃虚弱引起。
脾胃虚弱者,最怕寒冷,冬季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眠时如果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就非常容易引起腹部着凉,导致胃痛、腹泻的发生。
因此,每年这个季节,都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群,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
此外冬季时节,人们常常爱吃辛辣的美食,这些食物食入后会使人上火,并妨碍消化,故不宜食之。特别是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的人群,容易出现胃气失和的情况,引起胃痛胃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冬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三九养胃两部曲
调好脾胃要「先通后补」
1、用艾灸疏通脾胃后进补
中医里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宫,是人体后天之本。艾灸蕴含着「先通后补」的道理,此时艾灸相当于起到疏导道路的作用,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
「进补」时先「灸补」,先艾灸增强脾的运化功能,适当吃油腻食品才能不伤脾胃。
艾灸健脾取穴:神阙、气海、足三里
2、用艾灸祛阴寒湿邪、培补阳气
除了调脾胃,三九天艾灸还有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之功。
一是能将积攒了一夏天的阴寒湿邪气驱赶外散,二是此时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占据上风,这让原本阳气不足的人更缺乏「护体真气」,一些诸如风湿、类风湿、老寒腿、胃寒等「阴性病症」将会逐渐显现和加重。用艾灸的纯阳之气入穴,温通经络,培补阳气,固护元气,为度过寒冷的冬天打好基础。
调和阴阳
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如果阳气充足,人的胃口就会旺盛;反之,阳气不足,就可能导致脾胃虚寒,促使运化能力变差,影响五脏健康,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
艾灸取穴:大椎、中脘、腰阳关
散寒除湿
在中医看来,湿邪它能导致的疾病有很多种,比如糖尿病、痛风、肥胖、脂肪肝等,都跟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有关系。如果脾虚的话,运水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体内的水分难以排出体外,使得这些水分积聚在体内,形成内湿,所以想要脾胃好得祛湿。
艾灸取穴: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三九天日常应该如何保护肠胃
虽然已是冬季,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人的一些饮食习惯没有随着冬季的到来而改善才是胃肠炎的发病根本。入冬后,一定要做好胃部的保护工作,尽量减少胃病复发可能性。
1、三餐定时定量
冬天昼短夜长,很多人会改一日三餐为两餐,并提高两餐的餐量,这种做法不值得推荐。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
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2、多吃炖菜,少吃凉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欢吃烫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组成,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于人体保暖。
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温热为主,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喝汤不要喝刚煲好的滚汤。
3、注意劳逸结合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导致胃炎和胃溃疡发生。此外,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过度劳累都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胃病发生。
4、防止腹部受凉
冬季天气寒冷,胃病患者要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夜晚睡眠时要盖好被子,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
三九天非常寒冷,我们不仅要坚持艾灸来养生护胃,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一边调理一边不断挥霍自己的身体,只有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这才是养生之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