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农业信息化起步靠政府山东省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对策研究il44pggh
TUhjnbcbe - 2020/6/12 10:54:00

农业信息化起步靠*府——山东省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农业信息化起步靠*府——山东省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农业信息化起步靠*府——山东省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张志慧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农业信息化是指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集成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络化;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等。从农业信息化的丰富内容来看,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在某些环节上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现代信息技术分布在农业经济过程的生产、经营、流通、分配、生活消费以及资源环境等不同的方面和环节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信息化并不要求齐头并进、环环相扣,不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何种技术手段,其产品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进行交易,都可以通过络来发布和获取信息。从近几年来各地*府和农民利用互联带动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现代信息科技为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急迫的信息交流与农产品流通问题提供了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从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着手,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突破口,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一、建设农业信息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市场经济下的农业需要信息支持。


            (1)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市场信息。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市场主体面临的第一位的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然后才是如何生产,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何种技术、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的问题。当前农民增产不增收,不仅是农民的苦恼,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农民对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首先表现为对市场信息的不能够主动把握,既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指导生产,也无法把自己的产品信息及时地发布、传播出去。加之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需求弹性低,在未来高度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农业经济中,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就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其次,基层*府、相关*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材料、能源、信息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如今,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处理技术使信息在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资源。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信息贫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这除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距外,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信息贫困国家。在当今世界,信息是真正的力量,是财富、经济和技术。但现在,世界在机会、资源和科技力量的分配上十分不公平,科技方面的差距完全与富国和穷国之间信息的贫富有关。这种差距造成的信息贫困,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所谓信息精英国家的控制和霸权。据山东省安丘市鲁东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建辉介绍,宏观信息缺乏和市场研究不足,一直是困扰当地蔬菜出口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大葱产品,日本不但对自己国家的种植面积有十分准确的统计,就连我国的种植情况也了如指掌。前不久一家日本客商给他们传来一份资料,上面用列表的形式统计了我国各地今年大葱的预计种植数量、分布地点和预计产量、出口量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等,分析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却知道的不多,掌握的不细,产品收不收、加工搞多少,心里总没底数。这就使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如果我们不在农业市场信息建设方面加快速度,就有被排斥在现代世界之外的可能。


            (3)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化程度决定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依照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极少量的农场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企业,二是种养殖大户,三是大量的个体农户。一般说来,产业化发展程度越低,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就越差,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弱,处于劣势地位的小农经济就难以抵挡住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在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状况下,国家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支持,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对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我国农业刚刚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不久,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我国农业经营者与国外竞争对手实力悬殊太大。加入WTO之后,意味着我国农民与国外农场主在世界农业经济舞台上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这对我国农业的冲击是十分严峻的。这种冲击最直接的不是农业生产而是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卖难”的矛盾可能加剧,同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也将受到制约。今年以来,人们期盼的大量增加农产品出口额的局面非但没有出现,反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国外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的威胁。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尤其是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新的“门槛”,造成的直接损失在百亿美元以上。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营销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各级*府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农业经营者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农产品生产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市场经济对*府职能提出的新要求。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府给予一定的支持措施。WTO成员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多层次多样化的农业支持方式和方法,通过*府支持来不断地增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项重要*府职能,世界农业大国像美国、法国、日本等都有完备的农业信息络与信息服务体系。早在1917年,美国*府就开始发布农业信息市场报告。2001年美国*府用于农业信息技术经费支持的费用达到13亿美元。近年来,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其信息技术计划中开始提出一项农村示范的计划,在5亿多每天生活费在1美元以下的农民中进行农村通信计划建设。


            二、农业信息化对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世界已经跨入信息时代的大门,而我省农业大部分仍然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如果按照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去追赶,那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作为全球性技术的信息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可能超越传统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的新途径,创造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与融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新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在目前,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把农民与市场有机连接起来。我国农民过去生产粮食的主要目的一直是自己消费而不是作为商品出售。直到改革开放以来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为了寻求致富发展之路,才生产一些经济作物去销售。农民并非不知道找市场,问题是分散的、科技含量低的、小规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钱。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具体的市场是一个个孤立的区域性的小市场,市场与市场之间没有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是农民的交易圈小,信息不灵,通常只不过几十公里,跟大市场无法沟通,所以单个的农户在大市场中就经不起风浪,无法抵御市场风险。上之后,就等于是把大市场的金钥匙交到了农民手中,可以让农民充分了解市场产销信息,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贸易。


            (二)引导生产方向,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通和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当前农民调整种养殖结构的要求非常迫切,但愁的是不知“该怎么调、调什么?”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问题,上虚拟市场拥有变传统市场的事后调节为事先调节的功能。各类站可实时为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与相关技术,可以密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双方可直接进行供需协商谈判,从而使生产与消费变得更加匹配,大大减少由于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从而使得“定单农业”成为可能,同时也有望解决无公害食品生产等问题。


            (三)引导技术方向,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平。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含量,在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存在着体制不顺、资金与人才匮乏、难以推广的状况下,络能够提供最便捷廉价、有针对性的科技信息与服务,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上指导、培训与答疑,农民的一切技术难题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与指导。有利于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四)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我国“入世”后的农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农民在络信息的引导下会走上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并促使各种专业生产合作社、各种龙头企业产生。农民只有从个体经营走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个体农业只有转向农场农业才算踏上了专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没有这种转变,我国农业在加入WTO之后就难有出路。


            (五)使农民减负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农业电子商务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与生活成本,站可以汇集农户需求,通过采购招标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可增加生产与销售收入。农民只要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带动整个国内需求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信息化还具有*治和社会意义:能够促进*府职能转变;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效率;有效分流*府机关人员;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也能带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三、山东省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山东省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现状。(1)农业信息络建设初具规模。山东农业信息是山东省*府确定重点建设的十大信息络工程之一,又称金农工程。1999年6月份开通,现以10M光纤接入国际互联,与市、县的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农业市场联。目前已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威海、济宁、淄博、莱芜等9个市,寿光、安丘等10个县(市、区)建立了规范化的专业站,另有80多个县级农业局、5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企业和部分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通过拨号方式接入山东农业信息。在已建成的农业站中,大部分内容结构较为合理,信息服务的领域日益拓展并接近用户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尤其是省农业信息站,信息服务内容涉及农村*策、农业科技、产品价格、市场动态、农业生产、农产品供求等,已经成为省内农业综合信息发布的权威站,全省农业信息的络中枢、数据中枢和信息集散中心。(2)有了一支信息工作队伍。一是成立了山东省农业信息中心,为15人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为加强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业务技术保障。二是建立了各级信息工作队伍,目前我省县以上农业部门都有了信息工作机构和信息工作人员,部分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工作站,全省已经拥有8000多人的农民信息员队伍,其中部分成员参加了全省农业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培训班。(3)实施了农民上致富工程。省农业厅与山东电信联合实施“山东省万千农民上致富工程”,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和电信部门的络优势、技术优势,扩大农业信息服务络在乡镇、涉农企业和行*村的覆盖面,使广大农民直接享受拨号上、专线上的优惠*策,通过语音服务和络服务获取有效的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1)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整体规划。我省的农业信息建设虽然起步较早,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与农业信息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实践表明,凡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搞的出色的地方,首先是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又亲自抓这项工作,并且兼任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工作不仅落到了东南沿海各省之后,而且也无法与内陆一些省份相比,黑龙江省投资4000万元建设农业信息,基本上实现了所有县(区)和重点乡镇、农牧企业经济信息络相联;西部城市宝鸡一个地级市就投资400万元建立信息港,以蔬菜、果树、粮油畜牧等方面的技术信息与市场信息为重点,带动了一大批农牧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使农牧业生产总值大幅增长,2001年农业总产值所占全市国内总值已达44%。我省只有青岛市投资400万元,实现了全部乡镇DDN专线联。而建设省农业信息,省里面只投资了100万元,因此省农业信息只能维持自身的运行,各地市只好各自为*,量力而行,至今未能实现全省联,还有一半的地级市没有建立起信息平台。由于没有全省性的农业信息化组织机构,没有整体建设规划,只有农业部门被动地执行农业部提出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的工作,这显然与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果省*府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对我省农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络条件差、规模小、覆盖面不宽。一是硬件设备整体水平不高,从已建成的9个市级信息平台情况看,硬件设备也仅仅能够维持现行使用,络的运行速度和运行质量都不高;二是软件开发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综合性数据库以及相关的应用服务软件,影响了整个信息络的服务能力;三是络覆盖面窄目前仍有40%以上的县,70%以上的乡镇还没有联,已经联的也多是在农业局、农技站或乡镇*府,村及种养大户上的还很少,农民群众在信息服务上受益不多。(3)信息工作队伍不健全。一是信息采集力量薄弱,当前信息采集主要是依靠农业统计与物价调查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二是缺乏信息分析专业人员,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有效利用不够,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三是信息工作队伍业务水平不高,各级农业部门从事络管理技术维护与开发的专业人员普遍不足,缺乏经常性的技术培训,知识更新不够,独立进行络开发与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服务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服务手段缺乏,服务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领导与组织工作。要建立由省*府主要领导负责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统一组织与领导全省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工作。农民是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但要推进农业信息化却必须发挥*府的主导作用,由各级*府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去制定规划,统一组织农业信息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这当中许多是属于社会性和公益性的,前期必须由*府来组织。尤其是在农业利用信息技术的起步阶段,只有*府才能担当起组织、主导与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角色,靠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是不可能做到的。为确保信息的客观、公正,省*府应该通过立法、制定规划的形式把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纳入农业部门的*府职能,加大财*投入,达到所有市(地)建立起信息络平台,实现所有县(区)、乡镇和农业企业的联,调动一切相关部门的资源,加强*府扶持和管理协调,加快我省农村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


            (二)继续加强络体系建设。全省络体系的建设有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完善省级络平台建设,增强其服务功能;二是继续完善市级络平台建设,已建的市要完善充实其服务内容,未建的市要多方筹措资金尽快补上;三是抓络延伸,解决为农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通讯传输问题,还要开发出适合农民购买水平的上设备,来解决当前农民、农村上难的问题;四是利用省、市平台设施,大力推行县级农业虚拟站建设;五是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按农业部提出的“六个一”标准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应用。


            (三)加强农村信息络的标准化建设。根据全国统一的络技术标准,研究开发与使用全国上下一致、标准统一、具有信息采集、存储、分析预测、传输、发布以及便捷的查询检索功能的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系统。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内容包括:名词术语、数据编码、数据格式、数据质量、数据管理规章等。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策,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标准统一和信息安全,为我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规范信息市场格局,整合信息资源。(1)要确立*府站与商业性站在竞争中协作互补的格局。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有关企业、风险投资为抓住向涉农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商机,近几年投资兴办了大量商业性农业站,是农业络服务的主力*,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各种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也兴办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站。这些站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生机活力,*府站则具有公益性、综合性、权威性的特点,都是不可取代的。*府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中介组织按商业原则,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通过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同时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使之形成合力,全方位为农业服务。*府的站或信息站也可以实行部分的市场化管理、商业化运作。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优势,才能合理配置农业信息领域的资源,才能共同促进农业信息化事业的发展。(2)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窗口。目前农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不是互联,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传呼等媒体和通讯工具还具有很高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使之与络之间有机组合和搭配,强化信息发布工作。(3)要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及其技术力量。传统的县和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渐渐失去了活力,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经站、农技服务站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节约信息体系的建设成本,还能促使传统农技推广体系转变职能、更新力量,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信息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紧密结合。


            (五)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与组织农民上。(1)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农村社会和各个市场主体提供及时、丰富、准确、客观的信息与服务,将成为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信息服务的内容不仅包括市场供求与价格、科技、*策法规、生产、资源环境等,还要提供国内外市场行情、产销形势的分析预测等。(2)引导与组织农民上。受经济与教育状况所限制,农民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的收集与接受渠道、处理信息的手段与能力等都受到很大限制,基本上还是一个被动的受众。在现阶段基层*府只有通过行*渠道利用行*手段进行宣传、引导、教育和帮助,才能全面地、不走样地贯彻到每个农户中去。让农民了解到有一个对自己的生产、销售、需求非常有帮助的


    “上市场”的存在,明白它的作用及使用的方法与途径,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上。各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探索合适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上。事实证明,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利用信息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上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是基层*府的一项重要职能。(3)培训信息员。信息员是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基层*府要培训乡镇、村信息站的信息员,有了信息站与信息员,信息的收集与发布问题就可解决:将农民的农技问题录入电脑,从上传递给农业专家,将专家的解答从上下载打印发给农民;为农民在上收集信息;根据农民要求在上发布产品广告,印发农业信息资料,并负责反馈等等。如果每个乡镇都能配备几名专职信息员,每个村都能根据需要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信息化起步靠政府山东省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对策研究il44pg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