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兽医传染病学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知识
TUhjnbcbe - 2020/6/4 18:54:00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第一节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我国民间俗称本病为“口疮”、“蹄癀”。

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口蹄疫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偶蹄目动物易感性最高,易感性的高低顺序依次为*牛、奶牛、猪、羊、鹿、骆驼。幼龄动物易感性大于老龄动物。

患病动物及带*动物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一经发生往往呈流行性,在牧区,多呈现大流行。口蹄疫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本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如在牧区的流行特点,往往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这种季节性表现不明显。

临诊症状

牛潜伏期一般2~4d,最长可达一周左右。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流涎,口腔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形成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病畜站立不稳,跛行。乳头皮肤有时也可出现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本病一般多呈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病*侵害心肌所致,尤以犊牛多见。孕牛可发生流产。

羊潜伏期一周左右,病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低。

猪潜伏期1~2d,临诊症状极典型,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口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烂斑。若哺乳母猪乳头有水疱,则整窝小猪发病,多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达%。

病理变化

患病动物的口腔、蹄部、乳房、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可见到水疱、烂斑和溃疡。反刍动物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肌有灰白色或淡*色的斑点或条纹,称为“虎斑心”。

防治措施

当口蹄疫发生时,必须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划定疫点及疫区,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严格封锁疫点,对患病动物群及与其接触过的动物群要扑杀,作无害处理,并对剩余饲料、饮水、场地、患病动物走过的道路、动物舍与污染物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消*。疫点内最后一例病畜扑杀后,经过本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监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时,经彻底消*,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报原发布封锁令的*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1.某猪场病死猪剖检见心脏扩张,心室和乳头肌有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淡灰或,白色的条纹,状似虎斑,部分病死猪在蹄冠与趾间出现水泡与烂斑。根据上述病理学特征,该病可初步诊断为()

A.猪瘟

B.猪丹*

C.口蹄疫

D.副伤寒

E.猪水泡病

2.对口蹄疫具有诊断意义的实质器官病变是()

A.肝脏病变

B.肺脏病变

C.心肌病变

D.肾脏病变

E.脾脏病变

3.口蹄疫病*的易感动物不包括()。

A.*牛

B.骆驼

C.大象

D.绵羊

E.马

      

  

第二节伪狂犬病

是由伪狂犬病*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为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神经症状)和败血症状(发热),最后死亡。

流行病学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寒冷的冬季发病较多。本病主要通过与病猪和带*猪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感染,也可通过配种、哺乳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感染胎儿。

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及4周龄内仔猪:常常突然发病,高热,不食,呕吐,腹泻,兴奋不安,共济失调(前冲、后退、转圈),全身肌肉痉挛,倒地后仰,抽搐,四肢划动,病程稍长出现后肢麻痹。

妊娠母猪流产(妊娠早期感染),早产(妊娠中后期感染),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仔多在2~3天内死亡,死亡率能达50%。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有时可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状,一过性体温升高,采食下降。4~5天可自然恢复。

母猪返情率高,公猪配种能力下降。

病理变化

缺少肉眼病变,主要是脑部变化(点状出血、水肿),死产胎儿内脏凝固性坏死,口鼻点状出血或溃疡。

除猪外,所有动物发病后,均出现奇痒和神经症状,以死亡为结局。牛伪狂犬病病例,瘙痒处皮下组织呈现弥散性肿胀,脑的病理变化与猪的相似。

诊断

根据疾病的临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要注意与猪细小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瘟病*、弓形虫及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相区别。

防治

抗菌素防继发感染。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以净化猪群为主要手段,首先从种猪群净化,实行‘小产房’、‘小保育’、‘低密度’、‘分阶段饲养’的饲养模式。加强猪群的日常管理。育肥猪,断奶后肌注1次,1ml;母猪产前1个月左右1次,2ml;种公猪2次/年,2ml/次。

                

第三节魏氏梭菌

一、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又称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或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血症。病原是C型产气夹膜梭菌,本菌能产生引起仔猪肠*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α和β*素。特征为1~3日龄仔猪排血样粪便(血痢),肠坏死,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范围很广泛,猪、马、牛、鸡、兔、鹿等,其中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更为易感,人也有易感性,猪多发生于1~3日龄,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无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一旦发病,病原就会长期存在,本菌的芽孢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人畜的肠道、污染的外界环境、下水道等处。

临床症状

发病急剧,仔猪出生后1天内就可发病,排浅红和红褐色粪便。病猪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有的病猪呕吐、尖叫,出现不由自主的运动。绝大多数在几天内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则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猪生长停滞,逐渐消瘦、衰竭或死亡。

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许多缨红色渗出积液。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含血的液体,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肠壁粘膜下层、肌肉层及肠系膜含有气泡。病程稍长的肠壁形成坏死性*色假膜,一般不易剥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防治措施

仔猪出生后注射猪红痢血清,3ml/kg体重;出生后内服“保命油”,或内服庆大霉素;抗菌素(青霉素、磺胺等)结合VC结合治疗。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二、羊猝疽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革兰染色阳性,是长的大杆菌、厌氧菌。本菌能形成芽孢,芽孢大于菌体的宽度,位于菌体中央,呈椭圆形,似梭状,故名梭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是本菌特点之一。

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绵羊,也可感染山羊,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均可感染。但6-24月龄的羊比其他羊发病率高。本病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性。

临床症状

病羊常常当晚不见症状,次晨突然发现死于羊圈内。病程稍缓的病羊常呈现腹痛、腹胀、离群呆立,嚼食泥土或其他异物。病羊一般体温不高。病初粪球干小,濒死期发生肠鸣腹泻,排出*褐色水样粪便,有时混有血丝或肠伪膜。有的卧地或独自奔跑,出现四肢滑动全身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头颈向后弯曲等神经症状。最后口、鼻流沫,常于昏迷中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的羊,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严重充血糜烂,个别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灶;体腔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形成纤维素絮状;浆膜上可见有小出血点。

诊断

对根据发病特点、症状识别诊断为疑病羊,可做实验室检查加以确诊,方法采集体腔渗出液、脾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取小肠内容物进行*素检查以确定菌型。

防治措施

疫区每年定期注射三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血症),或一联苗(适用于上3种病加上羊黑疫、羔羊痢疾)。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避免羊只采食冰冻饲料。圈舍应建于干燥处。本病严重时,应及时转移放牧地。

对病程稍长的病羊,可进行治疗。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万/u,2次/d。磺胺嘧啶,灌服,按每次5-6g/kg.bw,连用3-4次。10-20%石灰乳,灌服,每次50-ml,连用1-2次。磺胺脒,按8-12g/kg.bw,第1天1次灌服,第2天分两次灌服。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按每次0.-0.02g/kg.bw(以磺胺嘧啶计),每天2次。10%安钠咖10ml加于-0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

三、羊肠*血症

羊肠*血症又名软肾病或过食症。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茵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素所引起的。其临床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病变特征是肾脏软化如泥。

流行病学 

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但绵羊更为敏感。以4~12周龄哺乳羔羊多发,2岁以上的绵羊很少发病。实验动物以豚鼠、小鼠、鸲和幼猫最敏感。

本病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发生。

临床症状

病程急速,发病突然,有时见到病羊向上跳跃,跌倒于地,发生痉挛于数分钟内死亡。

病程缓慢的可见兴奋不安,空嚼,咬牙.嗜食泥土或其他异物,头向后倾或斜向一侧,作转圈运动;也有头下垂抵靠棚栏、树木、墙壁等物;有的病羊呈现步行蹒跚,侧身卧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腿蹄乱蹬,全身肌肉战栗等症状。一般体温不高,但常有绿色糊状腹泻,在昏迷中死亡。

急性病例尿中含糖量增高达2%~6%,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病理变化 

突然倒毙的病羊无可见特征性病变。通常尸体营养良好.死后迅速发生腐败。最特征性病变为肾表面充血,略肿,质脆软如泥。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常呈急性出血性炎,故有“血肠子病”之称。腹膜、膈膜和腹肌有大的魔点状出血。心内外膜小点出血。肝肿大,质脆,胆囊肿大,胆汁黏稠。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腹腔有多量渗出液,心包液增加,常凝固。

诊断

根据病史、体况、病程短促和死后剖检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细菌的分离和*素的鉴定。

防治

针对病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食,精、粗、青料搭配,合理运动等。疫区应在每年发病季节前,注射羊肠*血症菌苗或羊肠*血症、快疫、猝狙三联菌苗(6月龄以下的羊一次皮下5~8ml,6月龄以上8~10m1)或羊厌氧五联菌苗(羊肠*血症、快疫、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一律5ml。对疫群中尚未发病的羊只,可用三联菌苗作紧急预防注射。当疫情发生时,应注意尸体处理,更换污染草场和用5%来苏儿消*。

急性病例常无法医治,病程缓慢的(即病程延长到12h以上),可试用免疫血清(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素)或抗生素、磺胺药等,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1.羊肠*血症的病原体主要是()。

A.B型魏氏梭菌

B.C型魏氏梭菌

C.D型魏氏梭菌

D.E型魏氏梭菌

E.A型魏氏梭菌

四、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Lambdysentery)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纯种羊和杂交羊均较土种羊易于患病;杂交代数数越多,越接近纯种,则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一般在产羔初期零星散发,产羔盛期发病量多。孕羊营养不良、羔羊体弱、脐带消*不严、羊舍潮湿、气候寒冷等,都是发病的诱因。病羊及带菌母羊为重要传染来源。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感染,也有子宫内感染的可能。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l~2d,有的可缩短为几小时。

病初病羔精神沉郁,头垂背弓,停止吮乳,不久发生腹泻,粪便呈粥状或水样,色*白、*绿或灰白,恶臭。体温、心跳、呼吸无显著变化。后期大便带血,肛门失禁,眼窝下陷,卧地不起,最后衰竭而死。

剖检真胃黏膜及黏膜下层出血和水肿,黏膜面有小的坏死灶。小肠出血性炎症比大肠严重,黏膜发红,集合淋巴滤泡肿胀或坏死及出血,病久可形成溃疡,突出于黏膜表面,豆大,形不规则,周围有出血炎性带。大肠病变与小肠相同,但轻微。结肠、直肠充血或出血,常沿皱壁排列成条状。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或出血。实质脏器肿大变性,有一般败血症病变。

诊断

在本病常发地区,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为确定病原,在病羔刚死后,即采取回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心血等,作病原体和*素检验。

应注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引起的羔羊下痢相区别。

防治措施

首先对母羊(特别是孕羊)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夏秋抓膘和冬春保膘工作,保证所产羔羊健壮,乳充足,增强羔羊抗病力。

为避免产羔时过于寒冷,可将产羔季节提前或推迟,避开最寒冷的时间产羔。

产羔前后和接产过程中,应做好一切消*和防护工作,保证母羊体躯、乳房、产地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对羔羊脐带严格消*,保证羔羊吃足初乳。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可给母羊单一或羊厌氧菌病五联菌苗(羊快疫、猝狙、肠*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产前2~3周再接种一次。羊六联菌苗(羊快疫、猝狙、肠*血症、羔羊痢疾、黑疫和大肠杆菌病),对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也有预防作用。

常发本病地区,在羔羊出生后l2h内,可口服土霉素0.15~0.2g,每天1次,连续灌服3d,或用其他抗菌药物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对病羔要做到早发现,立即隔离,认真护理,积极治疗。粪便、垫草应焚烧,污染的环境、土壤、用具等用3%~5%来苏儿喷雾消*。

病羔隔离治疗。药物治疗应与护理相结合。治疗时需按年龄、体质和临床症状进行。一般发病较慢,排稀粪的病羔,可灌服6%硫酸镁(内含0.5%福尔马林液)30~60ml,6~8h后再灌服1%高锰酸钾10~20ml,必要时可再服高锰酸钾2~3次。

1.羔羊痢疾主要危害()日龄的羔羊。

A.1~7

B.7~14

C.14~21

D.21~28

E.28~35

7日龄内羔羊,病初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常在l~2d内死亡。也有个别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也可能带血或呈血便),其主要表现是神经临床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情严重,病程很短,若不加紧救治,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①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羊肠*血症B.羊快疫C.羊瘁疽D.羊黑疫E.羔羊痢疾

②本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抗菌消炎,健胃止泻或缓泻排*B.止血止痢,防止脱水

C.兴奋神经,补血止血D.泻下解*,开胃健脾

E.强心利尿,制止分泌

五、兔魏氏梭菌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素引起的肠*血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12周龄易感。以发病突然、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沉郁,拒绝采食,急剧腹泻,病初粪便变形变稀,很快排带血、胶冻样或黑、褐色水样粪便,有特殊的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病兔脱水,消瘦,在水泻的当天或次日即死亡。

病理变化

剖开腹腔后有特异腥臭味,胃内充满饲料,胃底粘膜脱落,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变薄,粘膜呈弥漫性出血。空肠和回肠内有大量的胶冻样液体和气体。盲肠和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粪便,有腐败臭味。大肠内充满黑绿色稀粪,腥臭。肝脏稍肿、质地变脆,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呈深褐色,膀胱积有茶色尿液,肺充血、瘀血,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防治措施

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卡那霉素20~4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泻停每公斤体重0.5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用“兔用抗三病免疫球蛋白IgG”肌肉注射,每兔1毫升,病重兔2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通过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
  兔群恢复健康后,接种兔A型魏氏梭菌灭活苗,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7~15天即可获得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多喂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适当减少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减轻家兔胃肠道的压力,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防止突然增加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加强兔舍管理,注意兔舍卫生,定期消*。此外,应严格防疫程序,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四节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又称Johne’sdisease;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以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以奶牛业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受害最为严重。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常发生于春秋两季。主要呈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

本病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发病,幼年牛最易感。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动物也可感染,马、驴、猪也有自然感染的病例。

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症状明显和隐性期内的病畜均能向体外排菌,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也可随乳汁和尿排出体外。动物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乳汁感染幼畜或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达6~12个月,甚至数年。

本病为典型的慢性传染病,以体温不升高、顽固性腹泻、高度消瘦为临床特征。起初为间歇性下痢,后发展到经常性顽固性下痢。粪便稀薄恶臭,带泡沫、黏液或血液凝块。食欲起初正常,精神也良好,以后食欲有所减退,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畜消瘦,眼窝下陷,经常躺卧,泌乳逐渐减少,营养高度不良,皮肤粗糙,被毛松乱,下颌及垂皮可见水肿。最后因全身衰弱死亡。

病理变化

病菌侵入后在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繁殖,并引起肠道损害。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空肠、回肠、结肠前段)和肠系膜淋巴结,以肠黏膜肥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肠黏膜增厚3~20倍,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褶,如大脑回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上有*白色病灶。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迟缓型过敏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粪便和肠组织样品。

病原检查抹片镜检(粪便涂片用萋一尼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对临床可疑病例检测效果好,但用于普查群筛,该法缺乏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亚临床感染的带菌动物,其敏感性高于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可用于临床可疑牛、绵羊和山羊副结核的确诊)、迟发型过敏反应(皮内注射禽型结核菌素或副结核菌素)。

          

元牧教育畜牧兽医培训领*企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兽医传染病学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