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小字
疹
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一、病因:
个体因素:过敏体质或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药物因素:
①抗生素类:以青、链霉素最多;磺胺类
②解热镇痛类
③催眠类、镇静类与抗癫痫类
④抗痛风药
⑤异种血清及疫苗
⑥中药
二,发病机制
1.免疫性反应:
2.非免疫性反应:
免疫性反应:即变态反应,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
①IgE依赖型变态反应(Ⅰ型),
②细胞*型变态反应(Ⅱ型),
③免疫复合物性反应(Ⅲ型),
④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
★变态反应型药疹的特点:①少数人发病;②皮疹与药理*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的相关性;③一定的潜伏期,4~20天;④形态各异;⑤交叉过敏,多价过敏;⑥抗过敏药治疗有效(H)。
★非免疫性反应:
①药理作用: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组胺释放剂:阿斯匹林、鸦片类药物、放射造影剂。抑制环氧化酶、↑脂氧化酶功能→白三烯↑→炎症增强
②过量反应;
③蓄积作用
④酶缺陷或抑制
⑤光*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
1、固定型药疹:
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引起。多见于唇、口周、龟头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躯干亦可发生。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1~4cm,1至数个,边清、绕红晕、稍痒,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糜烂、浅溃疡。一般不伴周身症状
再次用药,数分钟到数小时后原处发痒,出现同样皮疹,停药一周可消退,遗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不易消退。
2、荨麻疹型药疹:
常由血清制品、痢特灵、青霉素引起
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
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
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磺胺类,尤其半合成青霉素。
散在或密集的红色针头大小至米粒大小斑疹或斑丘疹,对称,泛发,以躯干为多,可伴有小出血点,初起为小片红斑,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2-3日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伴面、四肢肿胀,皱折及屈侧更明显。发病多突然,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但较轻。剧痒。停药1-2周,颜色转淡,糠状脱属→好转.未停药、未治疗→重型药疹
4、湿疹型药疹
多由于接触或外用青、链霉素、磺胺或奎宁等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皮肤敏感性增高,再用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出现湿疹样皮损。
5、紫癜型药疹
可由抗生素类、巴比妥类、眠尔通、利尿药、奎宁等引起
Ⅱ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Ⅲ型→血管炎
可伴关节痛、腹痛、血尿、便血
6、多形红斑型药疹
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引起
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圆或椭圆形红斑、丘疹,境界清,中心紫红色或水疱、虹膜状,多见于四肢伸侧,躯干、粘膜可受累。如泛发全身,红斑、水疱上出现大疱、糜烂、渗出,
尤其口、眼、肛门、生殖器红斑、糜烂,疼痛,高热,WBC↑、肝肾受损、继发感染→重症多形红斑。
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引起
起病急骤:皮损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色斑,迅速遍及全身,出现松驰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大面积表皮松解坏死→暗灰色坏死的表皮覆于糜烂面上,大量渗出,似浅二度烫伤,触痛明显,全身中*症状,粘膜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
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蛋白尿、氮质血症死亡。
8、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多为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引起。长期用药后发生,潜伏期20日左右.长期用药后发生,潜伏期20日左右.
9、痤疮样药疹
多由长期服用碘剂、溴剂、糖皮质激素制剂、避孕药及异烟肼引起。
10、光感性药疹
多由使用冬眠灵、磺胺、四环素类、灰*霉素、补骨脂及甲氧补骨脂素、喹诺酮类、吩噻嗪类及避孕药等,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发病
①光*反应性药疹:任何人均可发生
②光变态反应性药疹:少数人发病,有一定潜伏期
11.注射局部药疹:
肌注青霉素3-7d后出现,皮损局限,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可有浸润感;瘙痒、灼热、皮温高。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有明确的服药史;
②有一定的潜伏期;
③除固定型药疹外,皮疹多对称分布,颜色鲜红;
④瘙痒明显;
⑤排除与皮损相似的其他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病。
五,鉴别诊断:
①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应与麻疹或猩红热鉴别。
②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应与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相鉴别。
③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等鉴别。
六,治疗: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治疗:
①本病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②可用0.1%肾上腺素0.5~1ml肌注;
③可先用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注;
④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升压药;
⑤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喉
头水肿呼吸受组时,可行器官切开;
⑥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2.轻型药疹
(1).抗组胺
(2).强地松:30~60mg/日
(3).局部治疗
3.重型药疹:应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3-5天内控制)
(2)预防和治疗感染及并发症;
(3)加强支持疗法;
(4)加强护理及局部治疗。
七,预防: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预防尤为重要。病史询问,用药从简,皮试、采用安全给药途径、发现早期症状、记录致敏药物并嘱病人牢记。
下期详细介绍遗传性皮肤病,更多精彩,更多知识,尽在拥有家家康家家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