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1、C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参与物质代谢,抑制免疫功能,抗过敏、抗炎、抗*素等。
2、B
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刺激骨及身体组织的生长。
3、E
Graves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明确的有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和应激因素。应激因素包括感染、创伤、精神刺激、劳累等。
4、A
当人群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时,则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性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性肥大。在碘缺乏区饮水、食物中碘含量均低,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而使当地居民发病。(提示:教材外内容,理解即可)
5、D
甲状腺危象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恶化时的严重症候群,可危及生命,常因各种诱因所致的大量甲状腺素突然释放入血导致。
6、A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90%以上,甲状腺本身疾病所引起。①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或病*感染等引起的甲状腺炎症,以桥本甲状腺炎最多见;②缺碘;③甲状腺大部或全部切除后;④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⑤甲状腺内广泛转移癌。
7、A
人体皮质醇的分泌有一定的节律性,正常情况下,清晨为分泌的高峰,午夜为最低。
8、E
皮质醇增多症是各种原因所致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库欣综合征。以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皮肤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
二、B1、1、C
甲亢危象的发生是由于突然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
2、A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毁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分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的糖尿病。
3、B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
4、E
皮质醇增多症是各种原因所致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库欣综合征。以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皮肤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
5、D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合成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缺乏反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A11、E
妊娠及哺乳妇女、青春发育期少儿对碘的需求量大,宜补碘。缺碘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性肥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进一步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不能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2、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代谢率高,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以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饮食不宜高盐,尤其有恶性突眼者。
3、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浸润性突眼患者宜采用低盐饮食,以减轻眼球后软组织水肿。
4、E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常需要终身服药。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前后测脉搏,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定时测体重。
5、C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类、低脂、低盐、含钾、含钙丰富食物。
6、C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的缺陷,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重症者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毁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分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
7、D
1型糖尿病(曾称作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原因: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呈现病*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破坏,可产生胰岛细胞抗体。特点: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见于年轻人,易发生酮症酸中*,儿童多属此类型,需用胰岛素治疗。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剧,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约有40%患儿首次就诊即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常由于急性感染、过食、诊断延误或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等而诱发,且年龄越小者发生率越高。
8、D
餐后1小时,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选择餐后1小时做运动,既可防止低血糖发生,较为安全,同时又可降低餐后血糖,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
9、C
先抽吸短效胰岛素是为了防止中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之中,使之失去速效的特性。
10、A
胰岛素治疗不会引起酮症、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酮症可由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突然减量导致。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发生低血糖时,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低血糖是胰岛素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较少见。
11、B
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期间突然手抖、饥饿、出汗,首先应考虑低血糖反应。
12、C
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期间突然心悸、饥饿、出汗,随即意识不清,首先应考虑低血糖反应。患者已意识不清,宜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一、A11、B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可伴有震颤或血管杂音,为本病重要体征。但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
2、A
丙硫氧嘧啶为常用抗甲状腺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此外,还可抑制T4转变为T3,起效迅速。因此,丙硫氧嘧啶常作为处理甲状腺危象时的首选抗甲状腺药物。
3、B
甲亢患者高代谢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物质代谢加速,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产热和散热增多,病人常有低热(体温<38℃)、乏力、怕热、多汗;TH可促进肠道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分解,使病人的糖耐量降低;TH可促进脂肪合成、分解与氧化,加速胆固醇合成、转化及排泄,使病人血中总胆固醇降低;TH可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负氮平衡,病人常有体重下降、消瘦。
4、A
因甲状腺激素(TH)刺激肠蠕动增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重者可有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疸。
5、C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粒细胞缺乏最为危险,应注意复查白细胞并警惕高热、咽痛等症状,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肝脏损害和药疹等。
6、A
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高代谢综合征的表现。粪便次数多、粪便呈糊状、粪便有不消化食物、肠鸣音亢进是甲亢消化系统的表现,而非高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7、C
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变化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指标,其灵敏度高,广泛用于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8、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T3、T4分泌过多,促进营养物质代谢,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以致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等代谢率增高的表现,神经过敏、失眠,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肠蠕动增快、腹泻等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表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体征。
9、D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粒细胞缺乏最为危险,应注意复查白细胞并警惕高热、咽痛等症状,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肝脏损害和药疹等。
10、B
术前2周始加服复方碘溶液,使腺体缩小变硬,以减少术中出血。
11、A
放射性碘治疗——主要适用于25岁以上、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及不宜手术病人、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性甲状腺肿病人。对中度甲亢、年龄小于25岁、妊娠哺乳、肝肾功能差、活动性结核、重症浸润性突眼症、甲状腺危象等病人禁用。
12、B
丙硫氧嘧啶不但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还可抑制外周组织中T4向T3的转化,因此在抢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时应首选。
13、B
甲亢患者不宜采用高碘饮食,甲亢伴恶性突眼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妊娠妇女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首选丙硫氧嘧啶),放射性I治疗适用于25岁以上、不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或复发者。甲亢危象药物治疗可选用丙硫氧嘧啶和碘剂,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T4转变己,碘剂可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14、C
应用碘化物治疗甲状腺危象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15、B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脂肪代谢异常,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球形腹,但四肢相对瘦小,是本病特征。
16、C
皮质醇增多症是各种原因所致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库欣综合征。以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皮肤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一般无淋巴结肿大。
17、D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即心脑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等)、微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贫血不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18、E
胰岛素过量可导致低血糖,而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而其他选择均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
19、B
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基本病理变化为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大、中、小血管均可受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
20、D
糖尿病肾病指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多见于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者,是1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21、D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血管硬化、脆弱、出血、纤维增生,最终导致视网膜剥离。
22、E
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初期最主要的表现。(提示:教材外内容,理解即可。)
23、D
尿糖测定仅能为糖尿病诊断提供线索,部分可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胰岛细胞抗体测定可用于鉴别糖尿病的类型,只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用于鉴别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诊断。
24、D
胰岛素释放试验一般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不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指标。
25、B
糖尿病酮症酸中*的胰岛素治疗一般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速效胰岛素,而不是皮下注射。
26、A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适用于有一定胰岛功能、经饮食控制效果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不宜使用磺脲类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患者体内胰岛素常严重缺乏,宜采用胰岛素治疗。选项E肥胖且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未明确是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亦无从判断。
27、B
糖尿病酮症酸中*患者体内有不同程度缺钾,但由于失水量大于失盐量,且代谢性酸中*存在,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经胰岛素治疗和补液后,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血钾常明显下降,要定时监测血钾水平,结合心电图、尿量调整补钾量和速度。
28、C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病人的基本治疗方法,更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不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所有糖尿病病人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29、B
糖尿病应采用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和药物等的综合治疗。运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和其他组织对糖的利用,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黏度及血压,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主要适用于轻、中度2型肥胖的糖尿病病人以及病情稳定的1型糖尿病病人。本病人体型肥胖,从事轻体力工作,但未积极采取运动治疗。运动可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对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人更为有利。该病人目前宜首选增加运动疗法。
30、D
1型糖尿病病人有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倾向。2型糖尿病病人常见诱因为感染、手术、外伤、精神刺激等。也可由于饮食过量、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调或严重刺激等。早期为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继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失水,组织少弹性,眼球下陷,血压下降,当pH<7.2时,呼吸深大,呼气中出现烂苹果味,中枢神经受抑制而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该患者有感染的诱因,同时有典型的酮症酸中*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D。
31、B
糖尿病应采用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和药物等的综合治疗。本患者未积极采取运动治疗。运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和其他组织对糖的利用,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黏度及血压,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主要适用于轻、中度2型肥胖的糖尿病病人以及病情稳定的1型糖尿病病人。该患者目前宜首选增加运动疗法。
32、B
患者虽然午餐前未注射胰岛素,但由于其在早餐前已注射预混30/70胰岛素,其中效部分可在午餐时段发挥较强作用。因此当患者午餐进餐延迟或减少时,可出现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二、A21、D
糖尿病患者按照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总热量。以理想体重结合患者的年龄、生理需求、劳动强度等进行计算。生长发育期、孕妇、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患者热量相应增加10%~20%。本患者属消瘦,因此应酌情增加。
三、A3/A41、1、D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不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也不论是否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所有糖尿病病人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2、C
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为注射后2~4h,此时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也最大。
3、E
腹壁皮下注射吸收快而稳定。四肢运动也会增快胰岛素的吸收,而运动对腹壁注射的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最小。所以,当四肢注射胰岛素后,应避免立即的四肢运动。习惯上午运动,则早餐前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如果习惯于晚餐后运动,则晚餐前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
2、1、B
术前应该告知患者手术目的及麻醉方法等。
2、
D
碘制剂(如复方碘化钾)可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素释放入血,减少甲状腺血供,使腺体质地更坚实,是术前准备的重要措施。
四、B1、1、
B
甲状腺危象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恶化时的严重症候群,可危及生命,常因各种诱因所致的大量甲状腺素突然释放入血导致。
2、A
1型糖尿病发病系因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
3、C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引起血酮体水平升高及尿酮体出现;代谢紊乱进一步恶化,酸性的酮体进一步堆积,超过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则血pH值下降,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头痛、烦躁,形成酮症酸中*。呼气中出现烂苹果味系丙酮所致。
2、1、B
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其常用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
2、A
胰岛素促泌剂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基础知识-第七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①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辅助检查不会出现
A、血沉增快
B、类风湿因子阴性
C、C反应蛋白增高
D、血小板降低
E、血红蛋白降低
2、①诊断风湿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细菌学检查
D、关节X线检查
E、自身抗体检查
3、①SLE发病多见于
A、婴儿
B、儿童
C、育龄妇女
D、中老年男性
E、老年人
4、①SLE的发病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遗传
B、雌激素
C、败血症
D、紫外线
E、病*感染
5、①患者,女性,28岁,已婚,经常饮酒、吸烟,近半年来频发不明原因低热,近端指间关节肿痛,经医院检查疑是SLE,女性多患此病的原因是
A、与吸烟有关
B、与饮食有关
C、与雌激素有关
D、与饮酒有关
E、与婚姻有关
二、A2
1、①患者女性,35岁。面部水肿,乏力1个月。双耳廓可见冻疮样皮疹,双手指、足趾掌侧可见充血性红斑。四肢关节对称性、游走性疼痛。考虑SLE可能。为明确诊断,应检查
A、血常规
B、血沉
C、抗核抗体
D、血清球蛋白
E、血清白蛋白
实践能力
一、A1
1、④为防止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关节失用,以下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肢体锻炼应从主动运动开始
B、活动强度越大越好
C、活动强调早期,应在症状基本控制之前进行
D、晨僵应注意关节休息,不宜多运动
E、可配合理疗、按摩
2、④长期服用非甾体抗感染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胃部不适
B、恶心、反酸
C、胃黏膜出血
D、肾间质损害
E、药物性糖尿病
3、④对面部有红斑的SLE患者的皮肤护理正确的是
A、皮肤瘙痒时可轻轻抓挠
B、适当晒太阳,增强体质
C、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D、以肥皂水清洗面部,每日3次
E、使用化妆品掩盖红斑处,增强患者信心
4、④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中不妥的是
A、常需终身治疗
B、定期复查血、尿
C、外出时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D、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染
E、妊娠对病情无影响
5、④关于SLE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B、青年女性多见
C、典型皮损为面部蝶形红斑
D、其筛查试验为血清抗核抗体检查
E、多数可自愈
6、④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症状控制后恢复期的护理措施中重要的是
A、休息
B、关节疼痛减轻后及时进行活动
C、限制活动
D、抬高头部
E、抬高膝部
7、④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中,错误的是
A、活动期卧床休息
B、缓解期适度活动
C、防压疮
D、用红外线照射
E、缓解期理疗
8、④李女士,20岁,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3个月,现服用泼尼松治疗,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教育时,下列不妥的是
A、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突然停药
B、饭后服用药物,同时服用雷尼替丁等黏膜保护剂
C、用药期间给予低盐、高钾、低蛋白饮食
D、注意补钙及维生素D
E、预防感染,观察血糖、血压、精神情绪的变化
9、④某病人双手掌指关节肿胀、疼痛3年,晨起有黏着感,活动后渐缓,查血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预防和延缓关节畸形应注意
A、长期卧床休息
B、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
C、小夹板固定
D、长期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E、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二、A2
1、④患者女性,28岁。日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经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患者为治疗红斑应使用
A、非甾体抗感染药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2、④患者女性,30岁。在烈日下暴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全身多关节肿胀疼痛,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干燥综合征
B、类风湿关节炎
C、坏死性血管炎
D、反应性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3、④王女士,25岁,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个月,现双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早晨起床后晨僵明显,乏力、低热,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不妥的是
A、积极进行双手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畸形
B、夜间睡眠时用弹力手套保暖
C、起床时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
D、保持双手关节呈功能位
E、睡眠时避免压迫双手关节,避免受寒
三、A3/A4
1、④患者女性,28岁。手指关节疼痛、肿胀2年,晨僵,每次1小时以上,体检:手指关节肿胀、压痛,手臂伸面可见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对称性结节,RF(+),ESR48mm/L。
1、首选的非特异性对症治疗药物是
A、甲泼尼龙
B、青霉胺
C、阿司匹林
D、地塞米松
E、甲氨蝶呤
2、下列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在关节明显肿痛期,应及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B、在关节疼痛缓解期,应限制受累关节活动,可使用矫形支架和夹板使关节保持功能位
C、用药期间严格按医嘱给药,饭后服药,鼓励患者多饮水
D、鼓励患者起床时用冷热水交替浸泡关节,减轻晨僵症状
E、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只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2、④宋女士,20岁,腕、踝关节疼痛及脱发1年,今晨在海边游泳时发现面部出现紫红斑,遂就医。查体:头发稀疏,面颊及颈部均有不规则圆形红斑,口腔有溃疡。化验:血中查出狼疮细胞。
1、如果从血中查出抗Sm抗体阳性,考虑何病
A、急性风湿病
B、SLE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脂溢性皮炎
E、痛风
2、如脱发加重,以下护理哪项不妥
A、温水洗发
B、每周洗发两次
C、边洗边按摩
D、梅花针刺头皮
E、烫发可使毛发增生
3、关于病人返家后的健康指导以下哪项不妥
A、介绍本病基本知识
B、告知有关药物知识
C、病情缓解亦不能怀孕
D、避免日晒、过劳
E、保持乐观情绪
4、若面部红斑加重,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以下内容不妥的是
A、多晒日光浴
B、外出时打遮阳伞
C、避免搔抓
D、温水洗脸
E、禁用化妆品
四、B
1、④A.溃疡B.玫瑰疹C.皮下结节D.蝶形红斑E.眶周紫红色斑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皮损为
A、
B、
C、
D、
E、
2、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黏膜受损可表现为
A、
B、
C、
D、
E、
3、皮肌炎患者的皮损为
A、
B、
C、
D、
E、
2、④A.无关节肿痛B.无关节畸形C.游走性大关节炎D.有关节畸形E.有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A、
B、
C、
D、
E、
2、SLE关节受累的病人
A、
B、
C、
D、
E、
专业知识
一、A1
1、③活动性SLE常有慢性贫血,其常见的类型是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贫血
2、③SLE损害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肌肉、关节
B、肾脏
C、皮肤
D、心血管
E、肺和胸膜
3、③SLE最常见的皮肤损害部位是
A、腹部
B、颈部
C、暴露部位
D、前胸上部
E、下肢
4、③SLE药物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泼尼松
C、布洛芬
D、硫唑嘌呤
E、环磷酰胺
5、③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标志是
A、自发痛
B、梭状指
C、晨僵
D、压痛
E、畸形
6、③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变的特点是
A、主要侵犯大关节
B、不留关节畸形
C、关节袜套样感觉
D、对称性改变
E、关节红、肿、热、痛明显
7、③下列关于SLE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线照射可使皮损恶化
B、妊娠可使病情好转
C、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
D、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受累表现
E、大多患者发生狼疮性肺炎
二、A2
1、③患者女性,50岁。近1年来双手小关节反复肿痛,早晨起床时有僵硬感约1小时。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伸侧可见皮下结节,有轻度压痛,无红肿。双手X线摄片:第Ⅱ、Ⅲ、Ⅳ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间隙狭窄。RF阳性,ESR、CRP轻度升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性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反应性关节炎
三、A3/A4
1、③患者女性,17岁。弛张热7天,2天来面颊部出现对称性水肿性红斑,指端及甲周有红斑。实验室检查示:Hb90g/L,WBC3.4×/L,尿蛋白(+++),抗核抗体(+),狼疮细胞(+)。
1、患者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多发性结节病
D、反应性皮炎
E、风湿热
2、下列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给予适合患者口味的饮食,如蘑菇肉片等
B、患者面部皮疹瘙痒时,可用手轻轻挠抓
C、指导患者饭前服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
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
E、按时服用药物,病情好转后,及时停药
2、③33岁女性患者,间歇性发热、食欲下降,体温37.6~39.2℃,伴腕膝关节酸痛1个月余。体检:头发稀少,口腔有溃疡灶;左膝及右腕关节局部红肿,压痛明显,但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白细胞3.7×/L,ALT60U/L,红细胞沉降率45mm/h,LE细胞(-),抗Sm抗体(+)。
1、对该患者你的印象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病*性肝炎
2、给上述病人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下列哪项不妥
A、卧床休息
B、安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病室
C、忌食芹菜、香菜
D、服用避孕药避孕,防止疾病恶化
E、口腔涂珠*散、碘甘油等
知护网现已开通在线投稿系统,你只需点击链接